|
||||||
更新時間:2015.05.11 瀏覽次數: | ||||||
厚涂型鋼結構防火涂料是施涂于建筑物和構筑物鋼結構構件表面,能形成耐火隔熱保護層,其組分中采用無機隔熱材料,依靠涂層厚度將火焰與基材隔離,并延緩溫度向基材傳遞的速度,從而提高基材的耐火極限。其施工要點如下: 1、基層處理措施 噴涂防火涂料前,首先需對要求做防火涂料的鋼構件的表面進行清理。鋼基材表面不得有水漬、污物及灰塵等雜物,否則必須用毛巾擦拭干凈,以免影響防火涂料同鋼基材表面的粘接,而影響整個涂層的強度。對已生銹或防銹漆脫落的鋼構件,應進行除銹處理,清除方法依銹蝕程度而定:表面防銹漆脫落或銹蝕不嚴重,可用鏟刀鏟除起皮、脫落的防銹漆,再用鋼絲刷刷除銹跡,比較難清除的可用金剛砂打磨,直至露出鋼基材,清理好表面,然后再補刷同一類型的防銹漆兩道,補刷的防銹漆必須完整,附著良好;若銹蝕比較嚴重,鋼構件已經氧化變黑,則必須用電動砂輪機打磨,直至露出金屬光澤,再按防銹漆刷涂工藝進行防銹漆的刷涂,并在防銹漆干燥、固化后,方可進行防火涂料的噴涂施工;對相鄰鋼構件連接處的縫隙,先用防火涂料進行填平。 2、噴涂、抹涂施工工藝及技術要點 噴涂時,噴槍口距鋼基材表面距離適中,約為20~30 cm,太遠則影響涂料的粘接力,太近則噴出的涂料易反彈回來,造成損失。噴槍與需噴涂的鋼構件表面應傾斜成一定角度,45°為宜。嚴禁遠距離噴涂防火涂料,以免影響涂層與鋼基層之間、涂層與涂層之間的粘接力,造成涂層粘接不牢而脫落,影響防火涂料噴涂的施工質量。 噴涂施工是分遍成活,噴涂遍數與噴涂厚度根據防火設計而定,通常噴涂2~5遍,每遍噴涂厚度宜5~10 mm。每一遍噴涂需在上一遍涂層干燥固化后方可進行,一般在施工環境通風良好,相對濕度不大于90%,間隔4~24小時即可;當風速大于5 m/s,相對濕度大于90%,雨天或鋼結構表面有結露時,若無其他特殊措施,不宜進行噴涂施工。操作者必須隨身攜帶測厚針進行測定,確保單遍涂層不超過10 mm,重復上述施工方法,直至達到設計規定的厚度要求。 噴涂構件的陽角時,可先由端部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垂直于基面噴涂,然后再水平噴涂;噴涂陰角時,不要對著構件角落直噴,應當先分別從角的兩邊,由上而下垂直先噴一下,然后再水平方向噴涂;垂直噴涂時,噴嘴離角的頂部要遠一些以便產生的噴料剛好在角的頂部交融,不產生流墜;噴涂梁底時,為了防止涂料飄落在身上,應盡量向后站立,噴槍的傾角度不宜過大,以免影響出料。噴嘴在使用過程中若有堵塞,需用小竹簽疏通,以免出料不均勻,影響噴涂效果,噴槍用畢立即用水或稀釋劑清洗。 1)抹涂施工宜采用刮灰刀、抹子及刮板,抹涂的要點是實、平、光,即厚涂型鋼結構防火涂料涂層之間應接觸緊密,粘接牢固,表面應平整、光滑,以減少休整工作量和達到整個涂層的光面效果。 2)抹涂時應掌握好抹涂工具的傾斜度,用力均勻。 3)為避免涂層收縮過大,出現開裂和脫落,一次抹涂不要過厚,根據LG涂料的特點,以6~10 mm厚度為宜,且首次抹涂厚度不宜超過6 mm。 4)對鋼構件接縫處或螺栓焊接處的防火涂料應用小灰刀或手指收刮干凈。 5)對刮灰刀在涂層面上刮出的刀痕,應在涂層未干燥前,用毛刷蘸水或稀釋劑修整、修平。 3、質量控制程序 嚴格按照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及產品標準:GB14907-2002《鋼結構防火涂料通用技術條件》,涂料進場應填寫《材料報審表》附產品質保書,并做抽樣檢測,作好記錄,合格方能使用。施工嚴格按照施工標準CECS24:90《鋼結構防火涂料應用技術規范》,防火涂料施工應由專業人員施工,嚴格按照技術規范操作,施抹遍數間隔時間做好完整記錄,并對過程中的涂層厚度,涂層表面質量定期自檢。 鋼結構頂、壁的檢測方法以針入法測定,所抽查的構件數不少于施工總構件數的20%,且不少于3件,單位抽查面積不小于3 m2,單位抽查面積內的檢測點宜不少于8點。其厚度平均值小于允許最小值時則應補刷。 1)用厚度檢測儀檢查厚度,要達到規定的要求,且連接節點的防火涂料厚度不得小于被連接構保護層的厚度的較大值; 2)防火涂層表面平整、均勻,無起泡、流掛、龜裂、干噴和摻雜雜物等現象,無漏涂、誤涂; 3)防火涂層粘結牢固,無粉化、空鼓、脫落等現象; 4)接頭、轉角處無明顯凹陷。 4、小結 厚涂型鋼結構防火涂料廣泛應用于室內隱蔽鋼結構,高層全鋼結構及多層廠房鋼結構,是對鋼結構防火施工工藝的進一步完善,與過去傳統的在鋼結構表面澆筑混凝土、涂抹水泥砂漿或用不燃板包覆相比,該涂料的防火性能好、粘結力強,且該涂料干密度小,減輕了對結構本身的外加荷載。有效的控制了鋼結構防火涂料的施工質量,加快了施工的進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