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飾 藍頂白墻海底遨游 青島膠州灣隧道穿越膠州灣灣口海底連接兩岸,隧道內部也設計成藍頂白墻,行車其中宛如海中穿行。 藍頂的處理顯示出大海的意境。藍色面漆為最外層,里層還有“別樣的精彩”。據了解,為了充分達到防火效果,拱面處理要包含三道工序,首道涂料噴涂后,要掛上纖維網進行保護,然后噴涂第二道涂料。防火涂料噴上后,通過格柵 增強其整體的牢固性。最后是保護面漆,保護面漆中摻入了防火材料,使它既兼顧裝飾、防火二合一的功效。 藍頂下接白色搪瓷鋼板,藍白相間煞是好看。搪瓷鋼板3米多高,有四五厘米厚,既堅固又耐潮濕。因為具有搪瓷的亮度,顯得格外亮堂,卻不會造成反光耀眼的效果。其作用主要是保護隧道兩側內壁,同時也將內壁上的管線遮住,確保觀感。 在匝道與主隧匯合處,搪瓷鋼板變成了瓷磚壁畫,以抽象的形式表達青(島)黃(島)相接的意境。壁畫的另一個作用就是提醒功能,提醒過往駕駛人主隧匝道將合流(分流),需提前做好準備。 隧道內的路面及液晶提示屏 路面 厚度誤差不超1毫米 青島膠州灣隧道有左右兩個行車隧道,每個行車隧道主隧路面寬度12米,三車道設計,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按國內最高標準設計施工。 隧道路面最大的特點就是平坦,開車體驗,沒有絲毫的顛簸。這主要得益于嚴格的施工控制。隧道內路面施工有嚴格的標高控制,層層檢查,路面誤差不超過1毫米,攤鋪瀝青時,采用一體攤鋪法,3車道一次成型,保證平整度。 與一般的市政道路三層設計不同,隧道內路面為“混凝土+瀝青”兩層設計,仰拱之上為24厘米厚的混凝土基層,基層之上攤鋪10厘米厚的瀝青層。瀝青層“下6上4”分布:下部6毫米厚,由瀝青與第一節小拇指大小的石子混合而成,主要起到抗壓、防地質災害的作用;上部4厘米厚,由瀝青與更小一些的石子混合而成,主要起到防水、降噪,提高行車舒適度的作用。由于選用高質量瀝青,隧道內路面的磨阻系數更高,過往車輛的剎車性能也將有所提高,保證行車安全。 隧道內道路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防火。由于隧道為封閉設計,發生火災時如地面道路燃燒將產生濃煙危及內部人員健康。隧道內瀝青路面采用阻燃設計,遇火不燃,保證快速施救。 隧道內的通風筒 隧道內的換風機 通風 智能風機自動開啟 青島膠州灣隧道深入海底,僅有兩端與外界相連,隧道內的空氣質量如何保證?這就需要軸流風機和射流風機發揮作用了。 軸流風機是“大家伙”。左右隧道各有一個風機房,里面各放著4臺軸流風機,隧道內的空氣新鮮全靠它們,工作起來它們將隧道內的廢氣吸入排出,再將外界的新鮮空氣運進隧道。 射流風機是個“小家伙”。它們懸掛在隧道頂部,起到電風扇的作用,將軸流風機運進的新鮮空氣均勻地吹到隧道的每一個角落。射流風機的另一個作用是消防,當隧道內發生火災時,射流風機啟動,引導煙霧沿隧道頂端排出,不會彌漫隧道內部。 兩種風機都是“聰明人”,它們會根據隧道內部情況自動決定工作狀況。午夜時分,隧道內車輛較少,兩種風機將選擇“休息”;上下班高峰期,隧道內車水馬龍,風機檢測到隧道內一氧化碳、煙塵等氣體濃度升高時將自動開啟,滿負荷運轉。 隧道內的逃生指示燈 消防 三步消防保隧道平安 青島膠州灣隧道作為密閉環境,建設時對消防的需求做了充分考量。 發生火災時,管理方將采用確認、自救和施救三步消防法。確認,發生火災時,隧道內的監測點會自動反應,管理方的顯示器上會自動放大全屏以供管理人員確定火災,駕駛人也可通過應急電話向管理方報告火情。自救,駕駛人可以依靠車載滅火器滅火,也可利用隧道內每隔50米安裝一個的泡沫消火栓和水槍消火栓滅火。施救,管理方確認火災后,將第一時間派出專業消防隊進行滅火。 火災發生時,前方車輛需要迅速駛離,后方車輛駕駛人要立即停車,必要時通過每隔750米一個的車行通道和每隔250米一個的人行通道迅速轉移至安全地帶。 由于阻燃瀝青和射流風機的作用,隧道內不會煙霧彌漫,將保證隧道內人員的安全。 救火水槍所流出的水不會積壓在隧道內部,將通過道路兩旁的管溝流到水槽,然后被抽出隧道。 緊急電話 隧道內廣播喇叭 通訊 三大移動運營商全覆蓋 青島膠州灣隧道在海底貫通膠州灣兩岸,最深處位于水下80米,通訊問題是關注焦點之一,海底能不能打電話? 據了解,移動、聯通和電信三大運營商的手機信號都將覆蓋隧道。隧道通車以后,有興趣的市民可以在隧道中段打出海底電話,保證與路面電話一樣清晰。 在隧道中不僅能打電話還能聽廣播,而且在行車途中,駕駛人最好開著廣播,哪個頻道都沒有關系,因為遇到突發事件時,隧道管理方將通過全波段廣播向駕駛人通報情況。
除了移動通信,隧道內還每隔50米安裝了一個應急電話。出現緊急情況時,駕駛人只需按下電話按鈕就可以和管理中心通話,有什么異常情況可以及時溝通。 隧道內還安裝了多個攝像頭,除了測速還用于監控隧道內情況,可以說隧道內發生的一切都逃不過管理人員的眼睛。 入口處每邊是雙排燈廊 照明 一流LED可用3萬小時 青島膠州灣隧道內的照明可圈可點,燈光柔和又亮度十足。據了解,隧道內安裝了一萬多個國內一流的LED發光體,設計壽命達3萬小時。 隧道內燈光亮度按照“夏季陰天”標準設計,既保證了照明所需又充分考慮了節能環保需求。隧道兩端LED燈密度最大,燈光最強,每燈亮度達200瓦以上,向中間過渡時,燈光逐漸減弱,至隧道中段減為70瓦。此種設計充分考慮了駕駛人的視覺體驗。隧道兩端,涉及自然光亮,隧道內的燈光需要強烈,保證駕駛人適應。進入隧道3秒后 (行駛約100米),駕駛人已適應隧道內環境,燈光再按照百米標準逐漸減弱。出隧道時同理,燈光逐漸加強,保證駕車安全。 與一般的山體隧道有所區分,海底隧道內的海霧腐蝕性更加強烈。因此,安裝在隧道內的LED燈的密封性都是最高級別,保證LED燈不會因為海霧腐蝕減短使用壽命。 海灣大橋“水下無封底套箱”技術為世界首創。主要是用預制砼套箱代替傳統鋼套箱,為承臺施工創造無水環境,同時利用砼套箱做澆注承臺砼的模板,承臺施工完成后,砼套箱不拆除而作為承臺的保護裝置,避免承臺受外界腐蝕。它安裝簡便、快捷,能加快施工進度,安全可靠、同時套箱本身可以起到防海水侵蝕的作用,提高工程的耐久性,既節省,又環保。 斜拉索粗壯得一個成人無法用手合攏 航道橋 “橋梁博物館” 膠州灣大橋一期工程主要包括三座航道橋:滄口航道橋、紅島航道橋和大沽河航道橋以及海上非通航孔橋和路上引橋、黃島兩岸接線工程和紅島連接線、李村河互通、紅島互通以及青島、紅島和黃島三個主線收費站及管理設施,其中滄口航道橋和紅島航道橋分別采用主跨260米和120米稀索鋼斜拉橋,結構簡潔明快,具有獨創性。滄口航道橋是膠州灣大橋建成的首座航道橋,放眼望去,八根鋼箱梁直沖云霄,林立挺拔,橋面微微隆起。站在橋上向兩頭望去,可以感受到大橋的雄偉壯觀。 大沽河航道橋則是世界首座海上獨塔自錨式懸索橋,該橋的主跨寬達260米,采用空間單索面,雙邊鋼箱梁加橫向連接箱結構,結構造型恢弘、氣勢磅礴。兩柱鋼箱梁緊緊拉住直徑約1米多的鋼索,成30度角橫握橋梁,堪稱人工奇跡。另外,其自錨式懸索避免了在海底打錨可能造成的腐蝕和污染,保護了橋下的生態環境。
而紅島互通立交為我國首座海上互通立交,位于海上橋梁與紅島連接線相交處,方便紅島區域的車流上下大橋。紅島互通立交橋設計科學造型獨特,呈大鵬展翅之勢。從海上遠眺,數百個橋墩立于湛藍海面之上,立交橋上下層次分明,向東看,主城區的樓宇在海霧中若隱若現,北面紅島的景象卻相對清晰,大橋橫臥膠州灣的宏偉景象在這里展現無遺。 這三座航道橋均可通過萬噸級輪船,而且幾乎囊括了國內航道橋的所有形式,因此被稱為“橋梁博物館”。 大橋氣象站 從大橋護欄的截面可以看出其硬度 安全 抗7級地震13級大風 在國內大橋中,杭州灣大橋和上海東海大橋的地震保證率都是96%,而膠州灣大橋則是按98%來設計建造的,可抗7級地震和13級大風。 據透露,整座大橋的海上鉆孔灌注樁數量為5127根,居世界第一。由于膠州灣海域的海底地質結構復雜,幾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常見的巖石種類,完全能夠開一家地質博物館。為此,大橋工程人員根據不同的巖層強度和厚度,使用不同的鉆孔力度和深度,為5127根樁選擇了最安全的“落腳點”,每根樁都打到了海底基巖里面去,樁和巖層牢牢的成為一體。這樣的安全保障,在國內罕見。 與許多大橋的護欄一樣,大橋的護欄是鋼結構的,但不同的是,這些護欄是建在20厘米高的混凝土基座上的,總高度達到1.4米。安裝之前項目部曾做過集裝箱碰撞試驗,護欄的強度即便遭受載重50噸的大貨車撞擊,也能保證車輛不翻進海里。據了解,建造大橋僅鋼護欄的造價就達1.5億元,可見在安全性上的投入有多么巨大。 先進的大橋運行監控中心 “鳥巢技術” 4D施工管理系統 所謂“鳥巢技術”,是指4D施工管理系統,該技術曾經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建設中應用,而在大型工程項目中使用還是首次。該系統是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的研究成果,大橋建設方與清華大學合作,將橋梁結構的3D模型與施工進度計劃和資源信息相互鏈接,實現大橋施工進度、人力、材料、機械、施工質量的4D動態管理和優化控制,以及整個施工過程的可視化模擬,大大提高了大橋工程的施工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大橋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4D是在三維空間基礎上將時間加了進去,加上了時間就特別直觀,大橋建到什么程度監控就會顯示什么程度,哪里存在問題也能通過監控及時發現。 與此同時,大橋還采用了GPS三維定位系統,將高精度衛星定位技術應用到定位中。GPS系統一天24小時連續不間斷在海上運行,事后所得數據分析,每一個橋墩的實際位置和測量位置誤差最大不過毫米級,真正做到了“天衣無縫”。 大橋上的緊急停車帶 大橋的伸縮縫處理得很仔細 橋面 抗變形能力最強 大橋橋面的瀝青分兩種,航道橋的鋼質橋面上鋪裝環氧瀝青,在混凝土橋面上則鋪裝SMA瀝青,整個大橋瀝青鋪裝的總面積將近100萬平方米,其中鋼橋面環氧瀝青鋪裝面積近5萬平方米。 環氧瀝青溫度敏感性低,粘結力強,具有較強的抵抗變形能力,溫度穩定性和耐久性均非常優異,且與鋼板的熱脹冷縮性能較為接近。環氧瀝青混凝土在攤鋪過程中需嚴格防止污染,施工人員施工時需每人佩帶一條毛巾,以防汗水或唾液進入混合料中,使鋪裝層出現鼓包、脫空等現象。環氧瀝青混凝土養護時間較長,施工后不能立即通行,需全封閉養護45天,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通行。 橋梁雖然是混凝土材料,但也有熱脹冷縮,因此在市政橋梁工程中,每一跨橋梁之間都要安裝伸縮縫,避免因熱脹冷縮使橋面起鼓開裂。伸縮縫是德國原裝進口的,由鋼梁和橡膠等制成,每一個都造價不菲,可以保證橋面的平整和使用壽命。 各類線纜集中放在管溝 節能 LED燈與無毒防腐層 大橋上的燈全部采用新型的LED燈,耗電量為普通燈的一半,這些燈都是單獨為膠州灣大橋設計生產的,環保且不晃眼,5年內不用更換。大橋上,每隔兩米就要安裝一只這樣的LED燈。 膠州灣海域海水含鹽度為 29.4‰~32.6‰ ,接近國內其它跨海大橋含鹽度的2倍。為了保證大橋的使用壽命,同時要避免對膠州灣海域的海水造成污染,采用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及主橋外加電流陰極保護、混凝土表面涂裝防護的組合型防護方式進行防腐,而且保護層從通常的三五厘米增加到了九厘米,可確保大橋壽命達到一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