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更新時間:2011.09.02 瀏覽次數: | ||||||
設備間的工藝要求及具體實施:設備間部分是綜合布線系統的關鍵部分,由于它對外是從公用通信網引入線路,或智能化小區建筑群體間主干布線的交匯點,又是建筑物內的通信線路的連接處。因此,設備間設置的位置極為重要。此外,設備間的工藝要求和內部布線等都需統一研究、全面考慮確定。在設備間部分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智能化建筑綜合布線系統具體要求及其實施方案(中) 設備間的位置和面積 設備間的位置和面積是設計中的主要內容,其要點如下: 1、設備間的理想位置應處在建筑物內綜合布線系統干線網絡的中間位置。一般常位于地下室或一、二層,并應盡量靠近建筑物內的引入通信線路處,以便與屋內外各種通信設備和網絡接口連接,所以通信線路的引入處和通信設備以及網絡接口的間距,一般不宜超過15m。此外,設備間還應鄰近電梯間,以便裝運笨重設備,同時,要注意電梯內部的面積大小和凈空高度以及電梯載重的限制。 設備間一般裝有電話、數據、計算機等系統的各種主機設備及其保安配線設備,并有各個系統共用的綜合布線系統的進線接續設備,又是網絡集中控制維護管理以及管理人員值班的場所。有時在特殊情況下,上述用戶電話交換機和計算機的主機設備也可分別設置,但應考慮距離設備間不宜太遠,以便綜合布線系統的通信網絡連接和使用,有利于縮短纜線的長度和保證信息傳輸質量。 設備間的位置應選擇在環境安全、條件良好(如干燥、通風和清潔以及明亮)和便于維護的地方。設備間的上面或附近不應有滲漏水源、存放腐蝕、易燃、易爆物品或有電磁干擾源等事故隱患的場所或設施。 設備間的位置應便于安裝接地裝置,根據房屋建筑的條件和通信網絡的需要,按照接地標準選用切實有效的接地方式進行設計。 2、設備間的面積大小應根據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設規模、各種系統的配置、安裝設備的數量和網絡結構的要求以及今后發展需要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要求在設備間內應安裝所有設備(包括用戶電話交換機、計算機主機和進線接續設備等),并應有足夠的安裝施工和維護檢修空間。設備間的面積大小除上述因素外,還應預留適當發展余地,以適應今后一定時期的需要。 設備間的工藝要求 設備間是安裝各種設備的專用房間,所裝設備均為高新技術產品,對于客觀環境的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其內部裝修標準和工藝安裝要求較高,主要有以下幾點: · 設備間內應有良好氣溫條件,以保證通信設備和維護人員能夠正常工作。要求房間內的溫度應保持在10℃-27℃之間,相對溫度應保持在60%-80%。這里沒有將長期或短期的溫、濕度工作條件予以區別,上述標準為長期溫、濕度工作條件的數據,它是在地板上2m和設備前0.4m處測得的數值; · 設備間應按國家有關的防火標準的規定,安裝相應的防火報警等消防系統。設備間的門應使用防火防盜門;房間墻壁不允許采用易燃材料,應有至少能耐火1小時的防火墻。從地面或樓板到天花板均應涂刷阻燃漆(即防火涂料),所有纜線穿放的管材和洞孔以及線槽等都應采用防火堵料堵嚴密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