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致化工有限公司

雅致專業防火涂料

  • 建筑裝飾材料
地址:石家莊市學府路182號
聯系人:王海輝
手機:13503119680
電話:0311-86850237
傳真:0311-86850237
Email:yzhg_2008@163.com
點擊我吧
  "小而強"企業盈利分析  
     
更新時間:2012.02.06 瀏覽次數:
 
    一家僅百人的小型醫藥企業,卻擁有強大的技術儲備,研發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引領行業發展方向,打造出自己響當當的品牌,成為我省中小企業“小而強”的典型代表。
  目前,我省中小企業還多以勞動密集型為主,資本中的技術構成比較低,隨著物價上漲,“人工紅利”減少,贏利空間越來越小。中小企業轉方式調結構,首要任務就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提高裝備水平,用生產的高效率,拓展贏利空間。今年,我省借鑒日本“一社一技術”經驗,在全省開展“一企一技術”活動,拿出專項資金,鼓勵企業研發創新,掌握絕活。“一招鮮,吃遍天”,我省許多中小企業靠獨到的技術,在市場上做出讓人“驚艷”的表現。
  “船小調頭快”,這被人視為中小企業的優勢,但每當風暴來臨時,首當其沖的往往是中小企業。創新是在危機中生存與壯大的最好武器。中小企業之所以不耐沖擊,除了規模小之外,更重要的是缺少核心競爭力。
  “任何行業任何時候,都會有贏利點存在。”山東豪盛集團董事長王建中的話中充滿自信,底氣來自他的“絕活”企業規模雖然不大,但竹纖維紡織品開發生產全國無出其右。“一招鮮,吃遍天”,我省眾多中小企業依靠扎實的研發創新,在各自領域內取得技術領先,從而穩穩把握住了“贏利點”。
  創新之路越走越亮堂
  深冬季節,奧亞紡織有限公司院內,棕櫚青蔥,噴泉長流;在相當于3個足球場大的車間里,400多臺豐田織機轟鳴。“我們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副總經理崔禾文說。強力研發讓高端紡織品市場敞開大門,在紡織行業一片慘淡景象之下,奧亞的訂單已經排到2012年3月。
  “中小企業走技術創新路線,很難。但堅持下去,前途就會越來越亮堂。”山東圣光集團總裁崔志勇說。這家由鄉鎮工廠改制的化工企業,聘請留美歸國的博士生導師范曉東教授,建立了全省涂料行業唯一一家技術研發中心,開始從“大路貨”轉向高端特色產品。他們自主開發的建筑防火涂料,被評為全國同行業唯一免檢產品,隧道防火涂料性能也領先全國。
  借鑒日本“一社一專有技術”的經驗,我省今年在中小企業中開展“一企一技術”活動,促其加快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到2015年全省要培育300家具有獨特、專有技術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經省中小企業辦認定的研發中心,將給予專項資金補助,同時推動大專院校、科研部門與企業聯合攻關。
  濱州3家醫藥企業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穩腳跟,靠的正是其獨到技術。濱州沃華生物工程公司僅有100多名員工,學歷大多都在大學本科以上,今年他們完成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豬細小病毒類脂滅活疫苗開發”項目,相關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推動了高新技術在行業內的應用。”公司經理何福慶說。
  作為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魯北藥業公司近年致力于生化熱點領域的研究,在國內率先通過藥用溶菌酶GMP認證,并實現清潔生產,多項創新使這一新產品贏得市場認可,遠銷美、日、韓等國。
  “由于不斷的積淀作用,獸用藥對人體的危害,甚至超過人用藥。”恩康藥業公司董事長陳建波說,他們如今大力開發“綠色”獸藥,從黃芪、黃連、甘草等原料當中,提取制作抗病毒、止痢等復方中藥,大大減輕肉類食品的藥物殘留,取得了行業領先地位。
  研發投入大手筆
  豪盛集團位于鄒平縣,這里也是全球最大的紡織企業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魏橋紡織不可復制,是特殊年代、特殊環境遷就了它。”王建中說,“我們必須要走差異化的創新之路,不能盲目擴張。”豪盛近年來技改、研發投入達4億元。重金聘請日本設計大師正木圭子,開發竹纖維家居制品;在廣東中山建立研發中心,把握服飾最新潮流;竹纖維創始人目前也進駐豪盛。在今年中國家紡協會組織的產品時尚大賽和產品設計大賽上,豪盛奪得4項大獎。
  創新是動態的,要在競爭中保持優勢,企業不能吃老本,必須不斷推陳出新。我省許多成長型中小企業,雖然規模不怎么起眼,但在研發上卻動輒就有大手筆,讓人為之一驚。
  沃華公司每年的銷售收入不過數千萬元,而研發經費占到其中的60%-70%,這家小企業因此擁有了強大的技術儲備。“同行業內的大型企業一般有10多個藥號的產品就不錯了,而我們現在掌握著30多個有藥號的產品。”何福慶說。
  在圣光集團,崔志勇指著一臺科研儀器說,“這是170萬元一臺進口的,我們一次購置7臺。”其水性聚氨酯項目投入2000多萬元,自主研發生產設備,并委托日本索尼公司制造,保證其產品能站到市場最前沿。圣光集團先后承擔國家重點新產品6項、火炬計劃項目4項。
  品牌從“小”做起
  企業不論大小,品牌重在特色。依靠獨門“絕活”,小企業也開始叫響自己的“名頭”。
  8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圣光涂料在唐山機場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得到廣泛應用。集團廠區里,一座新廠房正拔地而起,他們正為一場品牌“攻勢戰”打造“武器”。“這是"取代苯乙烯功能化聚合物裝置"項目,可以讓我們在行業內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崔志勇說,“這種產品國內只有中石化能生產,全球僅13家同類企業。歐洲客戶已經找上門來,新產品上市后將供不應求。”2012年,其產值預計可以實現翻番。
  沃華公司綜合技術水平領先全行業,產品獲評山東名牌,企業資產和銷售收入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豬細小病毒類脂滅活疫苗開發”項目完成后,其市場份額一下又提高了10%。
  豪盛集團也成功打造出“中國馳名商標”,全國60%的竹纖維原料都流入到他們的生產線。“品牌和創新密不可分,靠創新擦亮品牌,小企業也能做成強企業,豪盛就是借此實現快速發展。”王建中說。
 
友情鏈接